欢迎光临阿坝州政协网!

阿坝州藏医药事业发展历程回顾

来源:阿坝州政协   作者:   点击数:133719   日期:2019-08-20   字体:【

 

庞林 王章 哈姆

 

 

阿坝州藏医药事业发展在继承传统藏医药学的基础上艰难地开始起步,解放后逐步走上正规,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国力的增强,国家加大了对民族地区的政策倾斜和扶持力度,我州藏医药事业才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

一、藏医药学在生产生活中产生,在探索中积累借鉴与传承

藏医药学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是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医药学宝库中的一枝奇葩。藏族的医疗实践活动有文史可考已有2300多年的历史,最早在青藏高原流传的一种医学叫“本医”,总结出饮开水治疗消化不良、酥油止血、新杀动物胃中糜物热敷消肿、青稞酒糟治疗外伤等朴素的治疗方法,不断的发展过程中渐渐形成了采用放血、火灸、涂摩三种方法治疗各种疾病。并出现了吉布赤协这样杰出的医者,著《毒药疗法》等著作。公元8世纪藏医药得到了空前的发展,此时出现了许多医学专著,其中《月王药珍》《甲木央本草》是现存最早的医著。18世纪以后,著名医学家第玛·旦增平措广泛收集药物标本,编著了《晶珠本草》,收载药名2294种,对药物的形态、性味、功效及产地等均描述得十分详细,是藏医发展史上影响最大的药物学专著。同一时期青海塔尔寺、甘肃拉卜愣寺、北京雍和宫、蒙古等地先后建立曼巴扎仓(医学利众院)培养不同民族的藏医学生。1916年,十三世达赖喇嘛在拉萨创建了一个藏医和藏族天文历算的机构——门孜康(医药历算院),并命著名藏医大师钦绕诺布出任主持,培养医药及历算人才,对藏医药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十分关心和支持藏医药事业的发展。先后在全国各地建立了各级藏医院、藏医药研究所以及藏医教学基地,有藏医医院63所,藏医药研究所17个,藏医药从业人员3000余人。17种藏成药被列入国家药典,136种藏药材、200种藏成药被列入卫生部第一部藏药部颁标准。藏药的开始进入社会化生产,出现了一批现代藏药企业,国家批准的藏药品种达200余个,有35个藏药进入了“国家基本医疗保险药品目录”,被中西医院共用。藏医药的古典著作如《月王药珍》、《四部医典》、《蓝琉璃》、《晶珠本草》等都重新整理出版并译成汉文。在全国范围内组织专家编著了藏医学的大学本科教材、《中国医学百科全书·藏医学》、《中华本草藏药分卷》、《藏医辞典》、《四部医典大祥解》等一批藏医现代著作,整理出版了《四部医典系列挂图全集》。教学上已突破传统的教育方式,成立了西藏藏医学院、青海藏医学院,甘肃中医学院、成都中医药大学、云南中医学院、中央民族大学等医学院校设立藏医系或藏医、藏药专业,已有专科、本科及研究生等不同层次的学历教育。藏医药事业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

二、阿坝州藏医药在继承中产生,在实践中创新发展

一是继承传统促使藏医药艰难起步。公元8世纪,西藏著名学者、藏医学家毗卢遮那不畏艰险,跋涉万里来到东部嘉莫察瓦绒(嘉绒地区),在莫多山、松岗、卓克基、白湾等地广招弟子,讲经传医;后又到夏冬日(现松潘雪宝顶一带)、若尔盖占洼等地弘扬佛法,讲授医理。他在阿坝地区传播了《四部医典》、《甲木央本草》等医学专著。后来嘉绒色严修波在我州金川县境内的木尔多勇忠奔则神山上发掘的藏医学《外治甘露经》伏藏的文物证实了藏医学传入我州的历史。后来,毗卢遮那大师携马尔康人于扎宁包合译了《聚宝经》、《六十如意论简况》、《甘露精义八支密诀》、《药珍诸种要诀》等。为阿坝州藏医药发展奠定了基础。公元1578年,若尔盖名医占巴日扎西首先用降扎温泉治疗疾病。十七世纪若尔盖卓仓地区的大学者卓·班智达洛桑旦白坚赞将第司·桑杰加措的手抄医学典籍《四部医典》注释一套两本、《本续树喻图解》以及《诀窍经》中的精致彩色人体解剖图等从拉萨带到若尔盖。使阿坝州藏医学得到发展。

晚清及民国时期,曾有许多藏医学著述问世。若尔盖的纳摩底寺第8世活佛罗桑臣烈(1840~1905年)著书12部,其中包括藏医药著作,严旺旦真(卒于1942年)著有藏医基础及七脉诊断学。藏喇洛桑龙汝江措著有《简明药方甘露点滴》。热木江巴·甲央旦真著有《根本医典形象论智者之乐》;松潘尕米寺卡亚活佛旦真阿旺南木基(生于1851年)著有《所得医书之精要珍宝藏箱》,热布真旦坚巴著有《医学疑难之解甘露瓶》;阿坝元西尔·老大夫供确江措著有《药方选集精要》等。

由于阿坝州的地理位置、气候条件和寺庙上下级的隶属关系,藏医药的学术还明显受到青海的塔尔寺、甘肃的拉卜楞寺的影响,一些有名的藏医医生都去这些地方接受医学学术的传授,同时也受到甘孜德格藏医学术的影响。阿坝州较有名的寺庙,如纳摩寺、达扎寺、毛尔盖寺、查理寺等都曾有过对藏医药学术的传授、讲习和研讨。

二是机构设立促进藏医药迈上正轨。建国后,阿坝州的社会制度发生了深刻的变革,在党的民族政策和中藏医政策指引下,从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建立藏医药机构以来,藏医药事业发展逐渐走上正轨。到目前为止全州藏医医疗、科研、教育、制剂已初具规模。1980年以来,我州各县在联合诊所、乡镇卫生院、中医门诊部基础上筹建中藏医院,1992年至2016年26年间先后在全州已建立政府举办的中藏羌医疗机构和科研机构15所,其中:州级藏医医疗机构1所(阿坝州藏医医院),州级藏医药研究所1所(阿坝州藏医药研究所),县级藏医医院4所(若尔盖县藏医医院、阿坝县藏医医院、红原县藏医医院、壤塘县藏医医院、),县级中藏医医院7所(理县中藏医医院、松潘县中藏医医院、马尔县中藏医医院、九寨沟县中藏医医院、黑水县中藏医医院、小金县中藏医医院、金川县中藏医医院),县级藏医药研究机构1所(若尔盖县藏医药研究所,),全州已建立藏医医疗机构17个,综合性医院和乡镇卫生院设藏医科(室)105个,全州从事藏医工作的人员达500余人,在州、县、乡中藏医疗机构藏医药人员有314人。其中,研究生5名(博士1名,硕士4名),本科学历40名,专科学历120人、中专及以下333人。中医专业技术人员170人,中药专业62人,中医护理6人,藏医206人。有藏医主任医师20个,副主任藏医师38人、中级职称99人,初级职称人员157人。开设了藏医内科、外治科、药浴科、妇科、儿科、皮肤科、骨伤科、胃病专科、肝胆专科、心脑专科及临床医技辅助科室等。2006年州藏医医院被四川省中医药管理局列入四川省精品医院建设单位。2005年若尔盖县藏医医院国家胃病专科建设项目验收合格2006年州藏医医院列入国家胃病专科建设项目单位,2011年验收合格。2012年州藏医医院列入国家外治专科建设项目单位。目前有国家级重点专科3个、省级重点专科5个、州级重点专科24个。建立旦科、夺机卓玛、尕尔桑等省级名藏医工作室4个。截至目前我州有“四川省首届十大名中医”1名,国医大师提名人员1名,省级名(拔尖)藏医6名,省中医药管理局学术技术带头人1名、后备人员1名,全省优秀藏医师3个,省级优秀中青年中(藏)医师2名。州级学术技术带头人1名,州级名藏医8名。2007年至2014年的7年间,各中藏医院加大了藏医重点专科建设力度,截止目前85%的中藏医院院内设置了州级重点专科1-2种,2015年州、县中藏医医院已建立了中藏医治未病科,其中州藏医医院“藏药浴科”为省级“治未病”重点专科。全州藏医院初步形成了院有专科、科有专病、病有专药、人有专长的格局。年全州藏医年门诊、住院量年年递增。为阿坝州的藏医药事业发展、对全州人民的防病治病、健康保健起到了重要作用。

由州藏医医院、州藏医药研究所起草的“藏医普瓦木布(胃溃疡)诊疗方案、临床路径”,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医政司下发各级藏医医院实施。课题《藏医治疗慢性胃溃疡的药效及安全性评价研究》,获得中国民族医药学会、中国民族医药协会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

三是人才培养助推藏医药不断发展。阿坝卫校于1976年开设了藏医医士专业,1998年又开设了藏医护理专业。到目前为止共招生9个班,培养藏医专业人员296名。州卫生局、州卫校先后多次主办川、甘、青藏医药理论提高班,均由旦科主任藏医师主讲,吸引众多省外学子前来学习;自1994年始成都中医药大学开设藏医大专,为我州培养大专人才200名。2001年开始招收本科层次学员,我州籍学员有50余名。我州常年委派知深专家任课并协助管理。近年来先后派50余名藏医药专业人员到西藏自治区藏医医院、青海省藏医医院等地进修学习。2000年四川中医药管理局主办在州藏医院举办旦科主任医师亲传移炼“佐塔”、“七十味珍珠丸”等珍宝类药物培训班,培养藏医药中高级人才。积极开展名老中(藏)学术经验继承工作,2006年至2015年9年间先后完成3批全国名老中医药学术经验和2批全省名老中(藏)医学术经验继承工作,13名导师培养的22名学术经验继承人,经考核结业出师。按照省委省政府关于开展惠民工程要求,2006年在全州举办了基层常见病多发病藏医药适宜技术推广项目,使每个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村卫生室卫生技术人员掌握了8项中藏医药适宜技术。2006年底开展了藏医药进农村、进社区、进家庭惠民工程项目。组织227个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卫技人员使用藏成药制剂,为每个乡镇卫生院配备了3000元藏成药。全州每个乡镇卫生院都能运用简、便、验、廉藏医药为农牧民群众服务。重视藏医药人员的在职继续教育,举办了各类藏医药在职人员培训班、提高班19期,培训藏医药专业技术人员1420余人次、培训中藏医乡村医生800余人次。

四是著书立学丰富藏医学研学理论。1977至1979年的两年间,我州藏医药科研人员尼美等人参加《六省区藏药标准》第一、第二册编写工作。1983年旦科任《中国医学百科全书·藏医分卷》编委会委员,撰写了78万字13本藏医中专教材。1985年智美承担了全国藏医中专统编教材《藏医儿科学》的编写工作,1985年由旦科主持移炼“七十味珍珠丸”成功,获得1989年四川省中医管理局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1993年索拉等参加《藏药部颁标准·第一册》(95版)编写工作。1994年州卫生局组织藏医科研人员编写了藏汉两文的《阿坝州藏药制剂标准》,共收集编写规范明确了5种剂型127种藏成药制剂标准。《阿坝州藏药制剂质量标准的研究与应用》,荣获阿坝州人民政府科技进步二等奖。参加的《藏医安全与质量控制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项目,2015年荣获青海省人民政府科技进步一等奖。

自1997年由州卫生局主管,州藏医药学会、州藏医医院、州藏医药研究所主办《阿坝藏医药》年刊,共编辑、出版15期杂志。2000年若尔盖县藏医院主办藏医药杂志《藏医药学》。阿坝州卫生学校编撰了《2005藏医药论文选集》。2004年旦科、智美、韦科等完成全国藏医本科统编教材《藏医方剂学》、《儿科学》、《保健学》的编写。此外,我州藏医人员还撰写了《藏医验方荟萃》、《藏族医学发展史》、《藏药制毒集》、《常用藏医银针》、《常用藏药制剂甘露精要》等医著,数50篇论文发表在《西藏研究》、《中国民族医药杂志》、《中国藏医药》等国家级刊物上。

1985年在马尔康成立阿坝州藏医学会,1998年成立阿坝州民族医药学会,多次举行学术研讨、学术交流,并多次参加国际、国内藏医药学术研讨。2005年州藏医院、藏医药研究所完成了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文献整理科研课题,由旦科主编的《四部医典对勘本》,已由中国藏学出版社出版,为统一藏医药学术界的认识和藏医医疗、制剂、教学、科研等提供了一套科学、翔实、可靠的工具书,荣获首届中国民族医药学会学术著作一等奖。

2005年、2006年州藏医医院、州藏医药研究所,若尔盖县藏医院分别按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医疗机构制剂质量管理规范》(简称GPP)要求建成藏药中心制剂室,是传统制药与现代制药相结合的结晶。生产的丸、散、汤、胶囊等剂型300多种成药获得四川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注册批准文号。

州藏医医院、州藏医药研究所研制的藏药Ⅲ类新药“亚玛众清”胶囊获得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Ⅱ期临床批件。

若尔盖县藏医医院与四川省中药研究所等单位协作研制开发藏药Ⅲ类新药“夏萨德西丸”,可望获得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临床批件。

三、近十年来党和政府的重视,藏医药事业迅猛发展

党政高度重视,加大政策扶持。我州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藏医药发展,把扶持和促进藏医药事业发展列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先后出台《阿坝州人民政府关于加快中医民族医药发展的决定》和《阿坝州人民政府关于扶持和促进中医药发展的实施意见》,并制定了《阿坝州民族医药管理暂行办法》,将藏医药发展纳入法制管理轨道。

完善基础设施,推进规范建设。一是体系建设日臻完善。近年来,通过实施藏区项目、重点县建设项目和财政专项投入,全州中医民族医服务体系不断完善,州藏医医院达到了精品藏医医院建设标准,第二批全国重点民族医医院建设单位验收合格。通过实施阿坝州中藏医医院能力建设项目,为州、县两级民族医院配置了5000万元急需实用医疗设备,民族医院的综合服务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二是基层服务能力不断提升。制定并层层签定《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目标责任书》;成立阿坝州基层中医药民族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协调小组,下发了《关于印发阿坝州基层中医药民族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实施方案》,以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为目标,以贯彻落实国家、省、州基层中医药民族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相关工作会议精神为出发点,以提高中医药人员素质、突出重点专科发展、加强内涵建设为内容,全州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取得了较好成效。全州有30%乡镇卫生院设置藏医诊室数,30%乡镇卫生院配备简单藏医诊疗设备,10个乡镇集中打造藏医药综合服务区,30%村卫生室能提供藏医药服务。推进藏医药特色的康复医疗事业,提升康复理疗基础设施设备,组织县级综合医院和221个乡镇卫生院卫计人员培训,使全州藏医机构服务能力得到了提升。三是大力开展创等达标工作。启动了中藏羌医医院等级复查和评审工作,严格按照《中医医院和民族医医院评审标准和评审办法》,制定了我州中藏医院创等达标实施方案,2012年组织州级专家组对创等达标工作进行了督导检查,2013年后9所中藏医院顺利通过省级评审组的评审和验收,其中:3所中藏医院达到了“二级乙等”建设标准。6所中藏医院达到了“二级甲等”,中藏医院创等达标率达到了85%,全州藏医机构服务能力得到了提升。

壮大藏药生产,保证用药安全。我州名贵藏药材资源富集,州委、州政府高度重视藏药材基地建设,藏药研发已有一定基础。2004年-2012年先后在全州建成藏药制剂中心4个,制剂中心注重藏药新产品的研发力度,共生产院内制剂365个品种,187个藏药品种获得了制剂号,年生产藏药达8万余公斤,基本满足全州藏医医疗机构临床用药需求。为加强藏药制剂规范的管理,州卫计委组织科研人员挖掘、收集、整理藏药制剂处方,以藏医药专家旦科编著的《藏医常用验方荟萃》为蓝本,参照《中国药典》以及藏医药经典著作《四部医典》、《中国医学百科全书·藏医分卷》、《六省区藏药标准》等专著,制定了丸、散、胶囊三种剂型藏药成品药标准,统一了全州藏药制剂生产标准。在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组织藏医药专家,制定了《阿坝州常用藏药制剂价格标准》。

以科研项目为载体,加快藏医药研制开发。我们在加强藏医机构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十分重视藏药研制开发和利用,充分利用本地区天然药材资源优势,结合疾病流行趋势和发病特点,大力开展藏药新药、特药研制,在治疗消化系统、骨科病患及精神疾病的藏药研制开发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藏医药理论,临床疗效不断提高。积极推进藏医药科研项目工作。我州藏医药人员在著名藏医药专家、藏医主任医师旦科的主持和带领下,成功移炼了名贵藏药母本“佐塔”、“仁青珍宝系列”和“七十味珍珠丸” 及“夏萨德西丸”系列等藏药,用于临床,效果甚佳,深受广大患者的青睐。

传承民族文化,弘扬藏医事业。先后编辑出版《藏医四部医典对堪本》、《藏医药教材》、《常用藏药制剂汤散丸甘露精要》、《胃病专科论文集》、《旦科主任医师科研、笔记、著作、私藏孤本、善本文献》等36部藏医药专著,成为中藏医药科研及教学培训教材。承担了国家、省中医药管理局,国家科技部、省科技厅等部门的藏医药科研课题、特色诊疗技术、适宜技术、民族医药文献整理共48项。

(作者庞林系阿坝州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副主任;王章系阿坝州藏医院副院长;哈姆系阿坝州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中藏羌医科科长)

 

版权所有 政协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委员会 Copyright(c) 2010 AllRights Reserved

蜀ICP备18017262号-1 技术支持:四川易极天成科技集团有限公司